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趋势,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如下特点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纵观中国人口发展,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四个不同发展阶段:1950年到1975年为老年人口的平稳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人口老年比从1950年的4.5%到1975年的4.4%;1975年到2000年为人口老龄化的前期阶段。这一期间,人口老年比从1975年的4.4%上升到2000年的6.69%,初步进入老龄化阶段;2000年到2030年为人口老龄化的调整阶段。在这期间,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比例年均上升0.39%。对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一是2000—2015年少儿人口增长率较慢,劳动人口迅速增加,老年人口增长加快;二是2015-2030年少年人口开始减少,劳动人口也出现下降,老年人口迅速增加;2030年到2050年为高水平人口老龄化阶段。在这期间老龄化速度开始减慢,但老年人口比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二)老龄人口规模大。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到2004年底已经达到 1.43亿人,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超过4.12亿,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三)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资料,中国的老年比每五年平均增加的百点,从1997年左右就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 4.39%的最高速度(这与中国的第二人口次生育高峰有很大关系),而同期世界平均老年比发展速度也达到最高,仅为2.36%。
   (四)老龄人口高龄化显著。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老龄人口也在高龄化。目前8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老龄总人口已达1300万人。并且高龄老人呈加快发展的趋势,高龄老年人口将以每年5.4%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132万人,至2020年达到3067万人,至2040年将达到5600万人,至2050年将达到9448万人。占老龄总人口的21.78%,占世界老龄总人口的1/4。
    (五)人口“未富先老”。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性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是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人口出生率下降。二是由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人的寿命延长,出生死亡率、自然死亡率大幅下降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出生率下降、人民寿命相对延长基本同步。但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都是在经济发达时期,经济承受能力强,而且及时建立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即使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出现一些问题,也不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然而对于中国而言,尽管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人均GDP、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预计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达到峰值时,人均也只能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矛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必然会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六)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很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浙江、江苏、山东等中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比较严重,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如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小。地区之间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预示着未来人口流动的加剧口老龄化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明显,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将通过吸引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而得到满足。因此,劳动力跨区流动将减小地区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如果劳动力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速度很快,也有可能出现不发达地区更严重的情况。
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亿,老龄化率为12%。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老人比例高,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是当前我国老龄工作面临的严峻现实。为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民政部门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一总体思路,并致力于研究和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把它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医养结合”需求缺口巨大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养老床位数390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3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这一差距还将继续拉大。目前,老人养老的医疗需求很迫切,但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服务能力,而医院床位又紧张,无法提供必要的养老基本服务。”在今年“两会 ”期间,一位农工党政协委员指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刻不容缓。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中,有医疗支持(至少内设医务室、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的不足20%。而有数据表明,6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是全体人群的3至5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人及子女十分关注的医、食、养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不少大医院又面临老人“压床位”的现象,医院床位紧张,患者看病难。
但限于软硬件设施条件和经营思路,目前国内不少民办养老机构更多地只能称之为老年人看护点。多个城市调研发现,养老院的医疗条件普遍有限,硬件配备不足,而具备定点医疗资质的更是寥寥无几。
现有养老机构无法满足医疗结合服务需求。随着高龄失能人口的不断增多,社会对这部分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养老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生活护理的基础上,需要对他们进行医疗治疗、躯体健康、饮食调理等全方位有计划地护理。而现在有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机构,基本上是将生活护理和医疗诊治、康复护理割裂开来,无法同时满足长期护理和医疗护理的要求。具有医养结合理念并提供长期医养融合服务的养老机构还非常少,提供的床位更加有限,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在无医疗资质的普通养老机构接受照护。
因为医疗机构拥有普通养老院所不具备的专业医疗护理资源,个别老年病人为了能够持续享受医院的优质医护服务,甚至在医院长期住院。另一方面,由于大医院有医疗资源,患者还能享受医保报销,条件远远强过养老院和社区医院,许多老年患者明明可以回家却拒绝出院,动辄住院一两年的“压床”现象屡见不鲜。
    医疗与养老机构互相独立
    从国际经验来看,老龄化社会“医养结合”的理想模式是“三位一体”:一方面解决院内老人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解决医院出院老人在回归社区过渡期的临床护理需求;同时,向周边社区派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发挥机构的养老服务支撑作用。
     尽管很多地方尝试建设了一些老人医院及病床,但是相对于旺盛的社会需求,可谓杯水车薪。
     “以养为主,医养结合,持续照料”,借鉴国外在养老社区中设置“护理之家”的成熟模式,在内部建立带有医疗资质的“保健服务中心”,并积极尝试与大型综合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为机构内老年人提供医疗临床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接纳符合医院出院标准,在家康复、护理有困难的老年病患者,并为周边社区的老人和居民提供特色诊疗和康复服务。
    从“医养结合”到“亲情社区”,让养老更有尊严
  亲情养老社区完全按照老年建筑规范设计,以社区中将宜老住宅、老年公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中心等设施整合配套,为社区住户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周到的健康服务、放心的养老服务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多代家庭在同一个社区比邻而居,既在生活和情感上相互照应,又保留适度自由的生活空间。
以健康服务为基础的家庭共处和宜老服务,是亲情社区的亮点。当老人处于自理、半自理状态时,与儿孙共同住在宜老化设计的亲情住宅中,享受多代同堂的氛围,通过居家及社区服务解决养老问题,当自理能力严重衰退,家庭照料和上门服务无法解决其照护需求时,老人可以入住“长期照料机构”,其家人可以随时探望。老人在得到专业护理的同时,继续享受家人的关怀和陪伴。老人的家庭成员不可共享社区内健康服务设施和各种私人保健服务。亲情养老社区构筑起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不同养老方式有机融合的现代生活。
      对策:统筹推进医养融合
      统一医养融合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统筹医疗和养老规划布局。制定出台相关服务标准、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进而制定医养融合服务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规范医养融合服务市场行为。制定医疗和养老发展专项规划时,要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完善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制定并完善对医养融合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人才培养和就业等扶持政策。
       建立大型医养融合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医养结合服务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投入、多元化经营的养老服务格局,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健康养老难题。
      在医院中增设医养融合服务部门。大型综合医院可依托自身的医疗资源等优势,直接设置医养结合的专门机构和科室,发展老年医学科和老年养护病房,将医疗和养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型综合医院的创新示范效应。
      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基础建成。但是在目前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未充分融合的现状下,如何统筹解决老年群体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已成为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不可避免的问题。
  当前多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人一旦患病,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负担。发展养医结合,有助于解决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支持的“硬伤”。
      目前,全国多个省市正在摸索“医养结合”的方式。北京市推出了“医养结合”试点的扶持政策及相关的行业规范及标准、质量评价体系。河南省推出了老年医养协作联盟,通过医院牵头,养老机构加盟,实现了区域内的医养协作、双向转诊。
      黑龙江省探索“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有效措施,突破养老和医疗行业分割的体制束缚,加快建立实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业务协作机制,实现医养双向转移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区域内签订服务协议的养老机构,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和住院医保结算,实现患病老人急性治疗期在一级以上医院、康复治疗期在一级医院为支撑的养老机构医养双向转移服务。
      武汉市江汉区推行养医结合全覆盖,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内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派驻全科医生团队,为入住老人提供体检、健康管理等医疗卫生服务。实现老人在院内养老,小病在院内就医,这种“养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受到身患慢性病和行动不便老年人欢迎。
      各地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值得肯定。